专业的糖尿病医院
咨询热线:
400-737-1111 0851-8811-4040
经常听到糖友们说血糖控制挺好、还可以、差不多等等这类说法,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才算达标呢?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血糖控制达标是不一样的,马上要过年了,年货丰盛,假期休息,血糖控制目标可不要忽视啊!
一、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如下
空腹血糖:4.4~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睡前血糖:4.4~6.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如下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 1 型糖尿病,由于身体尚处于快速发育及性成熟时期,日常运动量变化大,饮食不甚规律,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及应对能力等问题,如果追求过于完美的血糖控制目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频发低血糖可影响日后孩子的智力。因此,应适当放宽儿童及青少年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建议如下:
幼儿--学龄前(0-6岁):
空腹血糖:5.6~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6.11~11.1mmol/L
睡前血糖:5.0~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学龄(6-12岁):
空腹血糖:5.0~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5.6~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13-19岁):
空腹血糖:5.0~7.2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5.0~8.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如无低血糖则尽可能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0%。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
与成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较大,而且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老年患者可在没有明显低血糖先兆的情况陷入昏迷状态;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多,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非常危险。因此,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也比成年人相对宽松。原则是“适当控制高血糖,严防低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7.2mmol/L
餐后血糖控制<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 %
如果根据年龄再进一步细分的话,70岁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下。
四、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对于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或血糖波动大、频发低血糖的患者,或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晚期癌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也应适当放宽。
空腹血糖 <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五、糖尿病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对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使其尽可能维持在正常人的水平。建议如下:
(1)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控制目标
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HbA1c<6.5% 时妊娠。
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6.5%,用胰岛素治疗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在 8.5 mmol/L 。
(2)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5.3 mmol/L
餐后 2 h 血糖<6.7 mmol/L
孕期血糖控制应避免低血糖,孕期血糖<3.3 mmol/L时,需调整治疗方案。
祝您及家人
新春快乐 阖家幸福
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全体员工给糖尿病朋友们拜年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交路线
A.乘坐18路、22路、24路、37路、49路、67路、311路至红边门站下车,向新印厂路前行500米左右;
B.乘坐4路、9路、12路、17路、36路、40路、58路、75路、229路、253路至相宝山站下车,沿新印厂路前行200米左右;
C.乘坐26路、28路、42路、61路、69路、234路、302路至贵州日报社站下车,向新印厂路前行500米左右。
经常听到糖友们说血糖控制挺好、还可以、差不多等等这类说法,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才算达标呢?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血糖控制达标是不一样的,马上要过年了,年货丰盛,假期休息,血糖控制目标可不要忽视啊!
一、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如下
空腹血糖:4.4~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睡前血糖:4.4~6.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如下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 1 型糖尿病,由于身体尚处于快速发育及性成熟时期,日常运动量变化大,饮食不甚规律,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及应对能力等问题,如果追求过于完美的血糖控制目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频发低血糖可影响日后孩子的智力。因此,应适当放宽儿童及青少年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建议如下:
幼儿--学龄前(0-6岁):
空腹血糖:5.6~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6.11~11.1mmol/L
睡前血糖:5.0~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学龄(6-12岁):
空腹血糖:5.0~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5.6~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13-19岁):
空腹血糖:5.0~7.2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5.0~8.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如无低血糖则尽可能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0%。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
与成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较大,而且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老年患者可在没有明显低血糖先兆的情况陷入昏迷状态;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多,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非常危险。因此,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也比成年人相对宽松。原则是“适当控制高血糖,严防低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7.2mmol/L
餐后血糖控制<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 %
如果根据年龄再进一步细分的话,70岁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下。
四、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对于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或血糖波动大、频发低血糖的患者,或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晚期癌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也应适当放宽。
空腹血糖 <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 %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五、糖尿病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对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使其尽可能维持在正常人的水平。建议如下:
(1)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控制目标
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HbA1c<6.5% 时妊娠。
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6.5%,用胰岛素治疗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在 8.5 mmol/L 。
(2)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5.3 mmol/L
餐后 2 h 血糖<6.7 mmol/L
孕期血糖控制应避免低血糖,孕期血糖<3.3 mmol/L时,需调整治疗方案。
祝您及家人
新春快乐 阖家幸福
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全体员工给糖尿病朋友们拜年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交路线
A.乘坐18路、22路、24路、37路、49路、67路、311路至红边门站下车,向新印厂路前行500米左右;
B.乘坐4路、9路、12路、17路、36路、40路、58路、75路、229路、253路至相宝山站下车,沿新印厂路前行200米左右;
C.乘坐26路、28路、42路、61路、69路、234路、302路至贵州日报社站下车,向新印厂路前行500米左右。